Sunday, April 01, 2007

 

Penang影像III 华人古迹 2007/03/31

Penang的众多华人,是由祖籍来自大陆各个地方的华人组成的,他们有着各自祖庙堂屋,各个姓氏也有各自的祠堂,也有为了共同的职业组成的会馆,他们的建筑形态各异,却各有特色。人们在属于自己的会馆里面商量生意讨论实事,也会帮助有困难的同乡,身在南国,需要同乡的扶助才能使这个小团体更加强大。

这是我在这几次的探访中见到的比较突出的一个祠堂,是由祖籍广东的华人一起建造并且维护的。叫五福堂,宗旨是让族人好好学习,出人头地,在进大门抬头上方的“五福堂”的巨大匾额上三块钦点的小匾额,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,都是同治年间的。和两个守护人笑容点头,用普通话问我能不能进去,他们听不懂,我只能英语问“May I come in?” 他们非常开心的让我进去。里面的很多个在烧香的中老年人也对我很客气,笑容满面。后来才明白,那天人多是因为是清明,大家都去各自的会馆里祭奠祖辈。


里面有很多个牌匾,每个牌匾都有一个故事,没有当地人的帮助恐怕是不会知道那么多了。但是让我拍下那么多牌匾我已经非常满意了。
这个两侧各有一个小门,直通到后院,右边上手边是凤起,左手边是蛟腾。雕砖的图案活灵活现,真是巧夺天工,让人称奇。


这个是广东番禺的会馆,可能因为是市级的,所以建立的比较晚,1971年才修建,风格也比较西化了。


这是我这两天见到修葺的非常新的会馆之一,是潮州会馆,每个匾额都是金灿灿的。可能因为潮州人最早开始走出国门开始在南国闯荡吧,这个会馆特别的安静却豪华。每个会馆都会有人看护的,真羡慕他们在那儿能享受到的安静的生活。和女守护人交流了几句后,我问能不能进去看看,她很欢迎的邀请我进去,我随便乱逛,到处咔嚓。


这个是一个宗室祠堂吧,建在很深的街道里面,但是门楼一样华丽。


惠安会馆。惠安是广东的一个地方吧。这个比较民国风格。对,1938年建,正建在二战开始的年代。


这个不是一个会馆,是个强体健身的协会,里面墙上面有许多武功招式,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南少林的真传。我们这个民族需要强身健体,更须强的团结。


这个是姑苏会馆。苏州以前是很富庶的地方,也有人南下出国谋生的哦。但是现在这个会馆可能平时会用作茶楼吧。团结和生意两不误,再说大家都来了也要喝茶么。大门紧闭未能进去。


这个是太原会馆,被改成一个咖啡店了。发现那些输出华人多的城市的会馆都没有被改成其他的用途,比如潮州,广东。而一些输出华人少的城市却搞着多种经营,比如姑苏和太原。


这个是琼州会馆,琼的繁体字是:瓊。旁边的粉色建筑就是这个会馆的小学校,供会馆会员的子女上华文学校用的吧。这个会馆的风格和其他的不大一样,前院没有围墙,但是这个门楼却特别的华丽。叫天后宫,这个大概就是供奉天后娘娘的祠堂吧。
Update: 刚才看CNN的电视节目,看到香港的庙街(TempleStree)上也有以天后命名的祠堂,叫天后古祠。然后又想到Twins那首歌下一站天后,我想这儿的天后就应该是天后古祠的那个天后了。


这个是闽王宫,里面是个虫,不是王。我一开始以为是王,吓得我没敢进院子,呵呵。应该很大的一个会馆,前面的院子硕大,还有两个很高的棋坛,两门铁炮。不是会员,所以不能进去看个究竟。遗憾了。
这个是汾阳会馆,我想估计这个会馆都成了私家的住宅了,大门紧闭,有个车子停在里面。
这个是胡靖古庙,是一个行会。胡靖是这儿打金行业的鼻祖,所以里面供着胡靖为祖师爷。号召各辈弟子都要继承祖辈艰苦的作风继往开来,重振行业风气。
里面也是金碧辉煌的,很多的金字匾额,大概因为是打金行业的,所以直到怎么更好的打金字招牌哦。很漂亮的,可以进去参观,里面的守门人会讲华语,会对你笑,回敬笑容点点头就能进去拍照。
那些离开故乡来到南国谋生的祖辈们,他们由各自的祖籍建立起各自的会馆,让国人的传统在那儿集中的延续,也很好的团结了各自的同胞。这样一个个的会馆又联合起来,组成了华人的强大的联盟。这些会馆大都有很长的历史了,他们的历史就是南国华人艰苦奋斗的历史。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看完这些会馆,他们的奋斗好似就在眼前一一播放。中国人中国心!

Labels:






<< Home

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. Isn't yours?

Subscribe to Posts [Atom]